陕西:创新技能扶贫模式 

2018-05-17 阅读次数: 1496

近年来,陕西人社部门把加强技能扶贫作为支持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努力提高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经过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贫困劳动力”“合作社+农户”等技能扶贫模式,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龙头企业+贫困劳动力”技能扶贫模式

紫阳是典型的秦巴山区贫困县。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紫阳县人社局突出技能培训助脱贫,实施修脚足疗、家政月嫂、烹饪餐饮、茶叶产业、农村电商——“五大培训工程”,探索出“龙头企业+贫困劳动力”的技能扶贫新路子,形成了像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服务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技能脱贫的鲜活案例,实现了紫阳县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2014年4月,由紫阳县人社局牵头,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县职业教育中心和远元集团合作开办的第一所“远元足部护理技能免费培训学校”正式开班,主要招收有学习意愿的当地农民。针对贫困家庭的学员,县人社局实行“三包两免一补”的全免费技能培训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培训学杂费、免教材书籍用品费,补交通费。对培训合格的再由合作企业解决入职路费,减轻参训人员负担。因为没有了就业的后顾之忧,加之零费用,广大城乡劳动力踊跃报名参加,培训班期期爆满。截至目前,该培训学校已累计开展培训290期,培训人员2.1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8500余人,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进入远元集团务工的贫困群众月平均工资达到4500元以上。

培训过程中,紫阳县按照“龙头企业+政府推动+贫困群众”的工作机制,坚持需求导向,合理确定培训目标,招生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上下互动、社会参与、多方协作的工作格局。2014年至今,每年通过修脚脱贫的贫困人数超过该县年脱贫人数的1/3,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

“合作社(公司)+农户”技能扶贫模式

铜川是典型的经济转型城市,面对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和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铜川市人社局结合本地产业特色,瞄准产业技能需求,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公司)为载体,结合果业生产周期,在田间地头对果农进行技能培训。这种“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新型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简称“郗家塬模式”),不仅提高了果农务果技能,促进了村民、返乡农民工和附近人员就地就业,还有力助推了村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印台区绿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郗家塬村果农郗安民、郗志峰等务果能人和“土专家”等39人发起成立的,以服务果农、共同致富为目的,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的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针对郗家塬村苹果产业整体品质不高、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绿健合作社自发组织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对果农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备受群众欢迎。郗家塬模式贴产业、接地气,课程通俗易懂,果农容易接受,与省市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的要求不谋而合,得到了铜川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在市人社局的帮助指导下,绿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立完善培训制度、规范培训流程后,于2015年9月成为该市第一家具备定点职业培训资格的合作社。

开展培训过程中,该合作社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果业生产周期搞培训,二是下到田间地头搞培训,三是邀请土专家上台搞培训。为进一步放大“郗家塬模式”效应,推动全市技能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铜川市按照分区域、分产业、分专业设置的原则和就近就地方便群众培训的宗旨,相继认定了20家合作社开展技能培训。目前,该市初步形成了市、县(区)、村(合作社、公司)三位一体的定点培训机构体系,实现了职业培训网格化全覆盖。

“精准扶贫中期培训”技能扶贫模式

面对脱贫攻坚的新形势和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宝鸡市按照“精准定位、赋能造血、就业脱贫”的工作思路,大胆创新,在宝鸡技师学院探索开展为期3个月左右的精准扶贫中期技能培训,使贫困劳动力接受较为系统的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

摸清需求,对接市场。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站所的作用,在全市集中开展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需求调查,全面了解城乡未就业劳动者特别是“两后生”的技能水平和培训意愿,建立了全市技能培训需求动态管理台账。同时,针对部分农村“两后生”想学技能又不愿参加长期培训的实际,以市场用工需求较大的汽修焊接、电子电工、电子商务、数控车工等6个专业为重点,以实际操作培训为主,以宝鸡技师学院等国家职业训练院和县区职教中心为培训基地,专门开设精准扶贫中期培训班。

多方发动,强力推进。制定年度中期培训工作计划,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并将中期培训列为各县区和有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就业扶贫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月排名、季点评、年考核的工作制度。发动县、镇、村和驻村干部等各方面力量,集中做好中期培训组织动员工作。

因材施教,精准培训。破解农村贫困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等培训难题,宝鸡技师学院采取“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按照理论30%、实训70%的比例安排教学。在理论教学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使其容易接受;在技能训练上,突出动手能力,一对一带、手把手教,使其多动手、反复练;在扶能扶技的同时扶志,以企业用人标准严格培训,引导学员纠正不良习惯,帮助学员树立志气信心。

 2017年,宝鸡技师学院举办精准扶贫中期技能培训6期,培训323人,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94名;县区举办中期培训班6期,培训254人。2018年,宝鸡技师学院已经开设了两期精准扶贫中期技能培训班,有63名学员正在学习。通过中期技能培训,农村培训劳动力的“赋能造血”功能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