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如何保护?就业渠道如何拓宽?

2021-12-01 阅读次数: 1057

外卖小哥、滴滴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的权益如何保护?大学生就业渠道如何拓宽?11月30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稳就业保就业座谈会,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级人大代表、高校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把脉就业这个民生大问题。

●深圳就业质量有力提升

据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介绍,深圳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700万人,就业人口规模1240多万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当前,全市就业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就业规模有序扩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55万人;二是就业质量有力提升,就业人口平均年龄34.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513.6万人,占41.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600万人,全口径城镇单位年平均工资10.7万元,居全国前列;三是充分就业有效促进,前三季度全市总体劳动参与率83.4%,高于去年同期,多行业就业人口周平均工作时长较去年提高,反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正持续减弱。

座谈中,大家在肯定我市各部门稳就业保就业所做工作的同时,也对就业出现的新问题展开探讨。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值得关注

深圳大学副校长汪永成带来深大今年就业的最新数据:该校2022届毕业生预计超过10000人,目前平均签约薪酬为15000多元,签约深圳企业占比近八成。

汪永成说,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较大转变, “慢就业”“求稳定就业”的现象值得关注。一些毕业生不急于求职和求学,而是让自己暂时处于待定状态。该校就业中心面向本校22届本硕博毕业生开展就业意向调研,结果显示,四成以上毕业生选择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招聘。不少毕业生情愿暂不就业,也要“二战”考研或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当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以前好,能够支持毕业生短时间内不就业。

许多代表认为,大学生“慢就业”不一定就是“懒”或者“啃老”,而是更多地考虑职业长期发展和就业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应该抱着宽容的心态给毕业生更多选择,让他们可以更加从容、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

●新业态劳动者权益要进一步细化

“随着平台经济崛起,催生出大量新型就业岗位,美团在深圳的骑手就有6万人。”龙岗区人大代表、美团公司副总裁张宏伟说,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成为我们这座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是,他们的权益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今年7月,中央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我国对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进入规范与制度建设阶段。张宏伟认为,指导意见要落地,还需要细化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标准制度规则,充分考虑各行业、产业不同特点,对最低工资、社会保险、安全保障等劳动权益标准进一步细化、实行分类管理,做到既保障劳动者权益,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也有代表认为,有关部门要完善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新业态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构建新就业形态职业技能认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