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服务 迎回百万创业大军

2018-08-20 阅读次数: 1796

蟠桃、 火龙果挂满枝头, 葡萄、 香瓜散发着诱人香气, 玫瑰、非洲菊等各色鲜花赏心悦目, 每日果香、 花香萦绕, 让河南省濮阳市平舆县王助镇王助东村的80后小伙子王东奇脸上洋溢着笑容。

“回家乡创业, 既能挣钱, 还能照顾家人, 比在外打工强多了。”王东奇说。 他和妻子以前在广州打工, 返回家乡后创办濮阳市完美种植合作社, 占地面积580亩, 种植蔬菜、 瓜果、 花卉等, 带动周边100多户种植户走上致富路。

在河南, 像王东奇这样从沿海城市回到家乡创业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 河南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优化创业服务、 强化资金保障、 营造良好环境,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逐年增多。

从深圳返回平舆县、 创办芝麻深加工企业的农民工胡小东感叹:“在深圳我是沧海一粟, 回到平舆成为致富带头人。 在家乡, 我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 受到乡邻乡亲的拥护, 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也是许多返乡创业者的共同心声。

“要把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持续深入抓好政策落实、 提供优质服务。” 日前, 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强调。 据河南省人社厅统计,2018年上半年, 全省返乡创业农民工新增11.89万人, 累计达到112.84万人。

亲情感召 筑巢引凤

“真是没想到, 年近花甲, 还有机会二次创业。” 汝州市百瑞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素云过去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一家机绣厂的老板, 两年前, 在家乡多次邀请下,她下决心踏上了返乡路, 甚至入冬的第一场大雪也没能阻挡她连夜拆设备、迁流水线的脚步。

20年前, 不少汝州商户南下柯桥, 扎根机绣行业, 规模发展到5万人左右。2015年开始, 汝州市领导带队挨家挨户跑企业, 把柯桥267家汝州籍机绣企业跑了个遍。“七下柯桥” 成为当地引导返乡创业的佳话。

种得梧桐树, 引得凤还巢。 汝州市规划建设了3900多亩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为返乡创业者免费提供厂房。 围绕返乡农民工关注的子女上学、 就医、 住房等问题, 汝州市积极完善园区配套设施, 兴建幼儿园、 小学和医院,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 解决返乡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目前, 160多家机绣企业已入驻汝州返乡创业园区, 吸纳1万多人就业。 这个昔日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机绣产业崛起, 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

积极服务 因势利导

羊尾毛加工业是鹿邑县的传统特色产业, 该县常年在外从事尾毛加工人员6600多人, 在深圳、 天津、义乌等地开办尾毛加工厂1600多家。 近年来, 鹿邑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返乡创业招商组, 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鹿邑有良好的羊尾毛加工产业基础, 这是难得的优势。 家乡给我们建好了厂房, 提供优惠政策,我愿意回来。” 梁庆之将在深圳的企业整个搬了回来, 成立河南明新化妆用具有限公司。 由于公司发展顺利, 与公司关系密切的其他化妆用具企业也纷纷落户鹿邑。

为了帮助企业尽快落地, 鹿邑县在每一个创业园区确定一名帮扶领导、 一个帮扶班子, 提供全天候“保姆式” 服务, 解决返乡人员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受到了广泛好评。

目前, 鹿邑县引回化妆用具企业115家, 带动就业3万多人。 该县羊尾毛产业已完成转型升级, 主要生产精密毛刷制品、 高端化妆品,并走向国际市场。

资金支持 破解瓶颈

39岁的徐平卫是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一名普通农民工。 以前, 他在上海一家乐器厂打工, 回乡后开办了一家民族乐器厂, 利用家乡的泡桐生产古筝。

在徐场村, 60%的村民开设了民族乐器加工厂, 剩下的40%村民也几乎都在这些工厂打工, 从事民族乐器生产的人员达到1000多人,160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

“政府发放了30万元贴息贷款,帮助我扩大生产规模。” 徐平卫的乐器厂有17名工人, 工人平均月收入5000多元。厂里每年生产古筝3000多架, 经过电商等渠道发往全国各地,年利润40多万元。

今年上半年, 河南省已为2.46万名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83亿元, 目前累计为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7.31亿元。

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初次创业者的资金难题, 但对一些急需扩大规模的企业, 创业担保贷款就显得“杯水车薪”。 为破解资金瓶颈, 河南省设立了100亿元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 首期50亿元已经到位, 其中财政资金5亿元。 “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以股权投资或投贷联动方式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河南省人社厅负责同志介绍。

示范带动 树立标杆

“政府奖励我们合作社15万元,我们一定好好发展, 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近日, 卢氏县鑫博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者张博说。 为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人返乡创业, 带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河南省评选了30个 “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0万或15万元奖补资金。同时,河南省评审认定了2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省级示范县、28个示范园区、50个示范项目, 分别给予200万元、 50万元、 10万或15万元奖补资金。 同时, 各地相应开展了示范乡镇、 示范村、 示范企业等评选创建活动。

示范创建工作激发了河南省返乡创业工作热情。 各地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 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模式。 例如, 鹿邑县产业链条延伸模式、 汝州市产业集聚模式、 清丰县产业转移模式。

“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 我们要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河南省人社厅负责同志说。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