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从民生之本做起——就业扶贫工作综述

2018-10-12 阅读次数: 1191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环节,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总书记关于就业扶贫的重要指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政治承诺,也是对人社部门的动员令。

人社部党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人社扶贫领导小组和就业扶贫专项组,把就业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摆在人社扶贫的突出位置,纳入就业创业总体规划,要求全系统上下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做好攻坚克难打硬仗的思想准备,拿出切实可行的就业脱贫办法,抓落实、促成效。

精准发力 摸清底数因人施策

就业扶贫,重在精准施策。如果不掌握贫困人员的真实情况和具体需求,就缺乏针对性,那么再好的政策和服务也是事倍功半。因此,就业脱贫,首先要精准识别,摸清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和就业服务需求,对症下药,精准服务。

人社部与国务院扶贫办加强信息衔接,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的劳动力基本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分解下达到各贫困县,指导各地全面联系、核查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经过摸底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本地贫困劳动力的情况。”河北省沽源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依托各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沽源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对贫困村进行上门走访,对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失业状况、就业需求等进行全面摸查,为提供精准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在江西,人社部门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数据比对等方式,对全省贫困劳动力信息进行了再调查、再识别、再核实,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在湖南,人社部门核实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基本情况,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并全部录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起省内劳务协作脱贫工作对象实名数据库。

掌握贫困人员的动态是前提,开展工作更需因人施策

“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机会,才是脱贫良方。贫困劳动力每人每年至少能够得到3个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河北省人社厅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各地人社部门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为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一对一免费就业服务。

摸清底数、制定并实施方案、专人帮扶……一连串帮扶到位、施策到人的精细举措,成为全国各地落实就业扶贫政策的着力点。

创新思路 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

针对贫困劳动力更愿意在家门口就业的实际情况,人社部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各地人社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扶贫车间等载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

近年来,各地创新就业扶贫车间、社区工厂、就业扶贫驿站、卫星工厂等就业扶贫模式,通过规范建设标准和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引导就业扶贫载体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

山东省的5771个就业扶贫车间,累计安排9.6万人次贫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安徽省的482个扶贫驿站,吸纳12372名劳动者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3628人;陕西省的117个社区工厂,吸纳4600多人就地就近就业……这些星罗棋布、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就业扶贫载体,承载的是相同的就业脱贫梦。

如何发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脱贫的示范效应,实现“扶一个、带一片”?江西省人社部门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郭益鹏大学毕业后,受到家乡创业政策的感召,回到家乡江西省万载县创业。2017年,他创办江西小故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如今,“小故食”已带动周边许多贫困户从事相关产业,使他们通过稳定就业提高了收入。

“我们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正在建设之中,未来还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乡亲靠自己的双手走上脱贫致富路。”郭益鹏说。

郭益鹏是江西省众多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的成功者之一。“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鼓励支持返乡下乡创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根据创业者的需求,加大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等服务力度,积极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开源蓄水’,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江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江西省已累计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16.3万人次,带动64.1万人次就业。

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为的是补齐就业脱贫最后的“短板”。很多地方的人社部门将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重点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并积极协调林业、交通等部门进一步统筹公益性岗位资源,开发养路、护林、护草、生态管护等就业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岗位虽“小”,却让就业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人。

在陕西省西乡县,因病致贫的张涛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今年,西乡县人社部门将他安排在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上。他干起了乡村保洁员工作,生活逐渐好转,人也精神了很多。

放眼全国,有不少像张涛这样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在公益性岗位上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增加了收入。

开展劳务协作 提高组织化程度

劳务输出是增加收入的有效办法。人社部要求各地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开展省际劳务输出,推进省内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省内劳务协作。很多地方的人社部门利用政策优势、信息优势,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

“政府帮我们联系了务工点,我们参加免费培训后就上岗了。”2017年,家住陕西省勉县的贫困人员黄超和杨芳妹夫妻二人在人社部门的组织下,赴江苏省海门市务工。如今,夫妻二人的年收入达4万元,家庭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一家人已经脱贫。

黄超和杨芳妹能够脱贫,得益于江苏省与陕西省签订的省市县三级劳务协作协议。根据协议,输出地负责摸清底数,准确掌握贫困人员中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未就业人员及已在外地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因人因需提供就业服务,有组织输出劳动力;输入地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动员企业提供岗位,实现人岗对接,保障稳定就业。

类似苏陕两省开展省际劳务协作,以及省内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开展劳务协作的做法,还有很多。京津冀鲁劳务协作、甘肃天津劳务协作、广州黔南劳务协作……一条条省份间、城市间的连线,构成了全国劳务协作的经纬网,传递着就业脱贫的希望。

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硬仗,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大事。各地人社部门全力以赴,把群众的期待化为不竭的工作动力,将就业扶贫作为人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完善就业机制上下功夫,在激发内生动力上想办法,务求扶贫务实、脱贫扎实、成效真实。

与此同时,各地人社部门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园区和企业联动,定期发布岗位信息和组织招聘,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机制,以扩大就业为目的招商引才,探索贫困人员就业补贴办法……诸多举措,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累计帮扶83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文章来源:中国就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