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扶贫,我们在行动

2018-10-22 阅读次数: 1546

近年来,全国各级人社部门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动人社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持。在10月17日扶贫日到来之际,本报刊登陕西、云南、江西、四川四省人社扶贫的经验做法,以资借鉴。

陕西人社厅:多渠道扶持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

近年来,陕西省人社厅聚焦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扶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7.6万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持。

依托经济发展,着力拓展本地就业空间。结合产业梯度转移和易地扶贫搬迁,创新建设贫困地区社区工厂。设立社区工厂一次性岗位补贴、场地租赁费、水电费补贴等,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创业人员投资建厂吸纳就业。目前,全省创建社区工厂522个,7016名贫困劳动力实现“楼上居住,楼下上班”。培育就业扶贫基地,将管理规范、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每新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给予其500元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并设立一次性奖补资金,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目前全省认定就业扶贫基地685家。发挥国有企业吸纳就业作用,组织国有企业开发适应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到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加强劳务协作,提升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强化省内劳务协作。成立泛西安用工协作联盟,组织关中6市与延安市对接、省内11个经济强县与11个深度贫困县结对帮扶,建立招聘常态机制,加强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县就业扶贫。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完善苏陕劳务协作机制,建立两省就业信息采集发布制度,线上线下招聘联动;苏陕企业、学校之间签订128个合作协议,搭建10个培训协作平台。两省互通就业信息25.3万条,联办扶贫专场招聘会281场,帮助7893名贫困劳动力赴江苏就业,6248名贫困劳动力通过合作培训实现就业。拓展与发达地区劳务协作。今年6月,在陕南建立28个公益性劳务输出站,组织1万多名贫困劳动力到东部发达地区优秀企业就业。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创业服务质量。打造市场化创业服务平台。设立创业孵化补贴和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资金,鼓励企业、高校等按照“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政府支持+创业者”模式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优先孵化贫困劳动力,其孵化期可延长1年。全省共建孵化基地420个,其中,贫困县52个。放宽创业贷款担保条件。培育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取消信用村人员反担保手续,建成信用村80个,为690户发放贷款5522万元。同时,着力优化创业环境,深化政策落实,提升创业服务,全省认定35个返乡创业示范县,其中涉贫县32个,共帮扶1.48万贫困劳动力创业脱贫。

丰富公益岗位形式,有效增强托底帮扶能力。在全省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财政拨款的社会组织开发公益专岗,工资由用人单位负担,重点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公益专岗坚持集中开发与日常开发相结合,纳入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成为扶持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在每个贫困村开发2至3个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并将城镇公益性岗位范围扩大至“三无”贫困劳动力,为贫困劳动力编织了一张公益性岗位就业兜底保障网,共安置“三无”贫困劳动力81154人,其中公益专岗25424人。(陕任宣)

云南人社厅:以技能培训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云南省人社厅将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做为人社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分解任务、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等措施,大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

坚持就业导向,优化政策措施,突出“三个保障”。明确目标,保障技能扶贫工作任务落实。2015年组织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明确到2020年,对每个贫困劳动力开展1次以上技能培训,让每个有适龄劳动人口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按照省委关于到2018年底努力实现全省转移15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的目标要求,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州市,落实责任,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增加培训资金投入,保障技能扶贫行动顺利实施。2016年以来,全省就业补助资金的增量部分全部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给予深度贫困地区和“直过民族”地区每县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补助。从今年开始,确保分配给88个贫困县的就业资金连年递增,其中“三区三州”和27个深度贫困县的资金每年用于培训的增量不低于100万元。调整培训补助办法,保障贫困劳动力培训质量和效果。将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职业(工种)和培训项目纳入职业技能分类培训指导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把培训补贴标准提高到600至1600元,鼓励职业培训机构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开展培训。深度贫困县贫困劳动力每人每年可享受两次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可在省厅确定的基础上再上浮30%,提高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精心组织,压实责任,抓好“四个一批”。部门联合发力,构建人社部门牵头抓总,扶贫、农业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格局,建立跨部门的培训就业统计汇审机制,培训一批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多措并举,采取压实领导责任、建立劳务工作站、发展劳务经纪人、细化东西部对口帮扶、发放服务补贴和务工交通补贴等五项系列措施,帮助一批技能劳动力转移就业。扎实推进千校行动,各技工院校制定贫困家庭学生专门的培养方案,实施费用减免、强化培训、就业帮扶等措施,促进贫困家庭学生技能就业,指导优质培训资源到扶贫一线开展培训援助,培养一批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发挥政策优势,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积极组织创业培训,扶持一批劳动者实现创业就业。

成效初显。在培训数量上取得新突破。云南建立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实名制管理机制,对培训情况进行动态管理。2015年至2018年8月末,全省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233万人次,2018年1—8月培训贫困劳动力121万人次,较2017年同期增长81.5%。实现省定转移就业目标新突破。截至今年6月,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5万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转移就业127万人,提前6个月完成1500万人次转移就业的总目标。技工院校发展取得新突破。2016年以来,全省技工院校共招收贫困学生15023人,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比例达85%以上。(滇任宣)

江西人社厅:推进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

近年来,江西省人社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探索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财政代缴保费的做法,取得明显成效。到今年8月底,全省有贫困人口的96个县(市、区)全部实行代缴政策,152.01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参保全覆盖,2015年至今累计财政代缴金额达3.3亿元。

主动谋划、借势发力。2015年,江西省全面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出台《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开展人社扶贫工作,从政策出台到资金倾斜,从严格考核到督查督导,确保思想统一、稳步推进。省人社厅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督促各级政府落实专项资金,为推行财政代缴制度打下扎实基础。并主动与扶贫部门对接,确保底数清、人员准;与财政部门对接,测算资金并确保拨付到位;与组织部门对接,完善考核办法,充分利用考核手段,牵住考核“牛鼻子”,保证工作深入推进。

探索创新、试点先行。贫困人员参保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缴不起保费,还有一部分是缴费意愿不强烈。为抓紧实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破除穷根”的目标,江西省人社厅探索提出了由政府财政代缴保费的思路,并先行在国家贫困县赣州市南康区试点。试点推进中,主动与组织、扶贫等部门沟通,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提高考核权重,协调安排专项资金,大幅提高了贫困人员参保率。

建章立制,全面推广。在总结“南康经验”的基础上,江西省细化下发多个社保扶贫文件,推广财政代缴政策在全省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所有县区实施,并纳入人社扶贫重要考核内容。为使参保群众享受到便捷服务,人社厅还主动与社保卡发放银行衔接,推行参保费用由金融机构代扣代缴,在村级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实现政策咨询、参保登记、保费缴纳、资格认证、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六个不出村”,目前金融机构代扣代缴率和便民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95%。(赣任宣)

四川人社厅:把人社扶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

近年来,四川省人社厅积极推进就业扶贫、社保扶贫和人才扶贫,为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做出应有贡献。

把人社扶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制定2016—2020年全省精准就业扶贫规划,明确到2020年实现100万贫困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每年都制定就业扶贫、社保扶贫、人才扶贫3个专项方案。先后制定出台就业扶贫九条措施、社保扶贫代缴政策、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振兴工程等14个政策文件,在全省人社系统遴选了45名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45个深度贫困县挂职副局长专抓人社扶贫。积极推行3张清单和5个操作办法,指导各地明确人社扶贫的路径和方法。印发《四川省人社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治理工作组,梳理人社系统8大方面的责任清单,重点对意识不强、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按季度进行督查整改。把人社扶贫纳入省厅对市(州)年度综合考评内容。

以“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为目标,着力抓好就业扶贫。抓精准识别。建立全省贫困劳动力实名制数据库,对贫困劳动力的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情况,做到实时掌握、按季更新。抓政策带动。省人大立法将就业扶贫列入《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省政府明确将贫困家庭劳动力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制订实施就业扶贫“九条措施”、支持彝族群众转移就业“八条措施”等政策,从鼓励企业吸纳、实行就业奖补、建设就业扶贫基地等方面,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抓技能培训。在45个县开展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落实45家技工院校“一帮一”对口帮扶培训,创新组织“扶贫专班”“扶贫车间”等方式开展精准培训,力求“包教包会包就业”。抓转移就业。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广泛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劳务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省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达93.2万人,2016年以来完成培训52.4万人。

着眼于促进贫困地区长期稳定脱贫,积极开展人才扶贫。加强基层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加强基层专技人才队伍建设18条政策,通过降低招聘门槛、优化岗位管理、明确“三支一扶”等人员服务期满可直接考核招聘到乡镇事业单位等特殊政策,一年多来贫困县空编率大幅下降,有效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贫困地区流动。深入实施人才振兴工程。牵头制定实施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振兴工程的意见,对今后几年的人才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等作出了系统安排,明确常年保持1000名以上专家在贫困地区开展智力服务。

着力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深入开展社保扶贫。落实财政资金,今年全省共安排4.9亿元资金,对所有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由财政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开展“社保扶贫百日攻坚行动”,全省社保机构按照统一部署,在“政策扶持、组织保障、数据精准、经办服务”上出实招,集中开展“社保扶贫百日攻坚行动”,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政府代缴保费和待遇保障人员均实现了全覆盖,人数达到484万人。加强社保经办服务,在各乡(镇)开设困难群众办理社保业务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在村(社区)办理社保业务。对交通不便、行动不便的贫困人口开展上门参保缴费、资格认证等服务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川任宣)

1

江西以泰电子有限公司2017年被授予“江西省就业扶贫示范点”称号,现有员工2000人,其中招聘的贫困劳动力114人。

1

陕西省人社系统开展“就业扶贫”政策主题宣传周活动,工作人员在西安市阳光小区开展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政策宣传活动。

1

西安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深入周至县为贫困劳动者讲解就业扶贫政策。

1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举办中华蜂养殖培训班,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1

云南省举办怒江独龙族木雕培训班,帮助独龙族青年走上技能创业之路。

1

四川省茂县举办羌绣技能培训班,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创业。

1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灯饰产业园就业扶贫车间工人在编制灯饰。

                                                         ----文章来源:中国就业网